今年十月濟南三中崔爽老師臨近退休,這個教師節(jié)是崔爽職業(yè)生涯的最后一個教師節(jié),從風華正茂到雙鬢染霜,初心未改難舍講臺,崔爽心中的教育情懷始終熊熊燃燒!
教學育人之路,難在堅持,貴在堅持,而在濟南三中,“靈魂工程師”的位置崔爽一坐就是38年。1983年崔爽在濟南三中開啟了歷史教學生涯,擁有濟南市中學歷史教學研究會理事、濟南市高中歷史學科帶頭人、“濟南名師”等多項榮譽加身。在他看來,名師之路的正式起步源自1987年參加濟南市首批“走青春路,做育花人”主題教育競賽活動,當時還是青年教師的他教學能力和班級管理水平名列前茅,摘得了先進個人稱號,這份含金量很高的獎項激勵著他在此后的日子里匠心深耕、篤行致遠。

1992年崔爽走馬上任學校歷史教研組組長,期間主持過省市教研課題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利用博物館資源,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等多篇論文在省市國家級刊物上發(fā)表、《高中歷史課堂中的“歷史味”》等多部著作出版。彼時,全市高中三年的歷史教學材料有兩個年級都由崔爽獨立編撰,連續(xù)十幾年為全市高三統(tǒng)考出題,濟南三中高三歷史成績也在全市穩(wěn)居第一寶座,為濟南歷史教學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在學生眼中,崔爽更像是一座移動的歷史資料“百寶庫”。癡迷濟南歷史的他,專門跑幾十公里只為了看一眼老城墻,為了記錄濟南歷史文化的變遷,他編寫了《濟南歷史文化》得到了社會各界認可。在崔爽的言傳身教下,同學們也對濟南歷史充滿了興趣,他常常帶領同學們參觀博物館、圖書館,讓學生感受家國情懷,汲取砥礪奮進的力量。
行至花甲之年,崔爽仍堅守在班主任崗位,所帶班級還獲評濟南市先進班集體,這在全市可謂鳳毛麟角。二十多年的班級管理經(jīng)驗讓他明白,學生成長的道路上不能讓任何一個人掉隊。在他剛送走的畢業(yè)班里有一位成績平平的學生,如何讓孩子重燃學習信心,崔老師主動與他談心,多次家訪,利用課余時間與他一起分析錯題,一有進步便毫不吝惜地給予贊美,最終幫助孩子圓了大學夢。一朝步入三尺地,卻將己心置燭臺,崔爽總是這樣溫暖著無數(shù)孩子的心靈。

作為學校歷史組的“元老”,組內的教學能手幾乎都是由崔爽躬身引領,崔爽聽過他們每一個人的課,并針對課程結構、講題思路進行針對性指導,現(xiàn)在組內很多老師也是濟南高考命題組成員,在全市教研活動中獨當一面,教師團隊的進取精神薪火相傳。“以前的考試基本圍繞課內展開,老師只需要管好課本這一畝三分地即可,現(xiàn)在的考試主要考察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思維能力,老師就要及時調整教學思路。”崔爽把握高考題“穩(wěn)中求變”的特點,對考試大方向始終保持著精準的洞察能力,帶動全體教師不斷實現(xiàn)自我更新。

濟南三中校長宋金波稱贊崔爽老師是“自燃人”,不用激勵一直勤勤懇懇工作,哪怕學校沒有安排教學任務,崔爽也會把功夫下在平時,主動整理教學材料,為一張張求賢若渴的臉龐做好十二分的準備。“干到老學到老”,崔爽心中教育情懷始終在熊熊燃燒,“想當好老師就不要太計較個人得失,目標要有,但不能干一點活就件件索取回報。”
雖然臨近退休,可是那方講臺,怎能輕易講出再見,崔老師把對教育的情懷寄托在年輕的同事身上,他殷切希望年輕老師們能夠吃透考試評價體系和課程標準,跟上教學改革步伐,希望同學們能夠提前做好職業(yè)規(guī)劃,敢想敢做,站上人生更加廣闊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