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國土資源部就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即“可燃冰”)試采成功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宣布截至目前,試采井已連續(xù)產氣超過22天,平均日產8350立方米,氣壓氣流穩(wěn)定,井底狀態(tài)良好。
據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天然氣水合物試采協(xié)調領導小組副組長李金發(fā)介紹,此次試采作業(yè)區(qū)位于珠海市東南320千米的神狐海域,3月28日第一口試采井開鉆,5月10日下午14時52分點火成功,從水深1266米海底以下203-277米的天然氣水合物礦藏開采出天然氣。
到5月18日上午10時,連續(xù)產氣近8天,平均日產超1.6萬立方米,超額完成“日產萬方、持續(xù)一周”的預定目標。當日,我國宣布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采成功。
新華社報道稱,這次試采成功是我國首次、也是世界第一次成功實現資源量全球占比90%以上、開發(fā)難度最大的泥質粉砂型天然氣水合物安全可控開采。
近年來,世界各國天然氣水合物試采競爭越發(fā)激烈,中國、美國、日本、加拿大、韓國和印度都曾為此投入巨資,但此前經驗均不成熟。
公開報道顯示,2013年3月12日,日本經濟產業(yè)省宣布,由日本石油天然氣和金屬礦產公司領導的實驗小組當天從愛知縣附近深海的可燃冰層中提取出甲烷,成為世界上“首個掌握海底可燃冰采掘技術”的國家。
而日本《讀賣新聞》稱,上述原定持續(xù)至3月底的可燃冰開采試驗中止于3月18日凌晨。將可燃冰分離為天然氣和水的裝置內混入了泥沙,導致無法正常取得天然氣。
另據新華社報道,2017年4月,日本又在同一海域進行第二次試采,第一口試采井累計產氣3.5萬立方米,5月15日再次因出砂問題中止產氣。
與日本試采的可燃冰礦相比,我國海域可燃冰開采難度更大。
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局長、天然氣水合物試采現場指揮部指揮長葉建良介紹,日本、美國、加拿大、韓國、印度瞄準的天然氣水合物試采均為砂質類型,該類型資源占世界資源量5%左右,其孔隙條件、穩(wěn)定條件均較好,開采難度是所有類型中最低的。
而我國試采的泥質粉砂型儲層資源量在世界上占比超過90%,是我國主要的儲集類型,具有特低孔隙度、特低滲透率等特點,同時深水區(qū)淺部地層松軟易垮塌,易發(fā)生井漏,鉆探風險極高,開采難度最大。
為克服上述難點,我國實現了六大技術體系二十項關鍵技術自主創(chuàng)新。李金發(fā)指出,在防砂技術上,我國實現了包括“地層流體抽取”、未成巖超細儲層防砂和天然氣水合物二次生成預防技術在內的3項創(chuàng)新。
此外,他指出,試采安全評估和環(huán)境監(jiān)測結果顯示,鉆井作業(yè)安全,海底地層穩(wěn)定,大氣和海水甲烷含量無異常變化。取得了持續(xù)產氣時間長、氣流穩(wěn)定、環(huán)境安全等多項重大突破性成果。
相關資料:可燃冰
什么叫可燃冰?有什么用途?
可燃冰,又叫天然氣水合物,分布于深海沉積物或陸域的永久凍土中。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的結晶物質。因其外觀像冰一樣而且遇火即可燃燒,所以又被稱作“可燃冰”或者“固體瓦斯”和“氣冰”。
可燃冰中甲烷含量占80%~99.9%,燃燒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氣都小得多,而且儲量豐富,全球儲量足夠人類使用1000年,因而被各國視為未來石油天然氣的替代能源。
但因絕大部分埋藏于海底,所以開采難度十分巨大。目前,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已經進行"可燃冰"的研究與調查勘探,但都因種種原因未能實現或未達到連續(xù)產氣的預定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