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侯庶古箏公益教學講座暨趙一依獨奏音樂會在濟南青少宮圓滿舉行。山東省音樂家協(xié)會副主席王信義,山東省音樂家協(xié)會古箏專業(yè)委員會會長、山東省歌舞劇院國家一級演奏員李彥歌,山東省音樂家協(xié)會古箏專業(yè)委員會副會長、山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古箏演奏家汪瑩,濟南市青少年宮黨支部書記劉清蘭,濟南市音樂家協(xié)會副主席孫建軍,山東省星境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王毅,山東省人才藝術中心主任龐峻嶺,上海音樂學院山東考級辦主任徐文靜等專家領導蒞臨演奏會現(xiàn)場。
作為山東省音協(xié)古箏專業(yè)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山東省音協(xié)吉他專業(yè)委員會秘書長、濟南市音協(xié)副主席、濟南市音協(xié)古箏專業(yè)委員會會長,侯庶在現(xiàn)場講述了孩子如何才能學好古箏。他表示,要做到“三好”。一、學生習慣好——多練習,勤思考,用心方能做好;二、家長要好——陪孩子學習,陪孩子練習,陪孩子共同成長;三、老師好——老師精通古箏,并融會貫通,方能教出好學生。他現(xiàn)場還對趙一依做出極高評價。

趙一依現(xiàn)場演奏十個曲目,或激昂,或低柔,或舒緩,或粗狂。曲曲有特色,個個有韻味。在勾、托、劈、挑、抹、剔、打、搖、撮與按、滑、揉、顫及左右手交替中演繹出一幅生動的文化歷史畫卷。
在華麗的舞臺中央,燈光閃爍,臺下的觀眾屏住呼吸,等待著一場音樂盛宴緩緩開起。她宛如落入塵間的仙子。時而輕撫琴弦,時而雙手上下翻飛。
閉上眼睛,靜靜地聆聽,那優(yōu)美的琴聲仿佛把我們帶進了另外一個世界:像小溪緩緩流過山澗,像鼓聲陣陣,萬馬奔騰,又好似那山谷的幽蘭,綻放著醉人的芳香。琴聲緊,則若急雨敲階,箏聲緩則如細雨撫桐;張揚似朔風吹雪,舒展如微風拂柳。飄逸時,會使你仿佛看見霓裳仙子翩然起舞,舞著飛旋的衣袂與玄妙的身姿。整個世界似乎在那一刻徹底安靜下來,除了沉浸在這美妙的古箏弦樂中,所有的故事似乎都變得遙遠起來。

《打虎上山》 趙曼琴改編
此曲是趙曼琴根據(jù)京劇過場音樂改編而成。樂曲以急速有力的節(jié)奏表現(xiàn)了英雄穿林海、跨雪原,不畏艱險,打虎上山的情景。在這首樂曲中,作者使用了自己所首創(chuàng)的弦長音、多指按弦、快速指序等技巧,使這首作品成為現(xiàn)代箏曲中高難度技巧之集大成曲目。作品不足三分鐘,但其藝術的獨創(chuàng)性卻在中國箏壇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春到湘江》 王中山改編
《春到湘江》原是由著名笛子演奏家寧保生在1976年創(chuàng)作的一首笛子名曲,后由著名古箏演奏家王中山改編為箏曲。樂曲表現(xiàn)了春天來臨時湘江兩岸秀美的春色,展現(xiàn)出一幅碧波滾滾、煙霧繚繞的湘江美景,表達了湘江兩岸人民對建設家園的火熱干勁及對未來生活無限憧憬的幸福場景。

《秦土情》周展編曲
《秦土情》所表現(xiàn)的音樂理念和形象,在散板中作曲者表達了故土在自己心中的形象,用陜西音樂的理念清晰地描繪了一幅西北地區(qū)美好山河的畫卷。慢板則是表達了作曲者心中對故鄉(xiāng)、家人的思念,運用陜西音樂“聲腔化”的特點向聽眾慢慢述說。快板充滿期盼的情緒,快速的技巧好緊打慢唱的抒情切合音樂形象,表達生動。

合奏《四季調(diào)》王中山編曲 演奏:濟南市兒童箏樂團(趙一依、李傳昭玙、崔皓月等) 指導老師:侯庶、王暘、王曦婧、張曉天

樂器合奏:弦奏樂《對開門》
軟弓胡:朱兆熳 如意勾:楊宇晨 墜琴:崔福海 二胡:錢學藝、郭志佳
古箏:張秀明、劉佳璐 大阮:王笑天 中阮:王子玥 三弦:董艷慧
琵琶:俞曉靜 揚琴:蹇麗菲 打擊樂:方廣彪

《楓橋夜泊》王建民編曲
作曲家王建民依據(jù)唐代詩人張繼的著名詩篇所作,作品代表了中國文人精神,使聽者在若隱若現(xiàn)的宋明古風中,感受到作者對【江楓漁火】的回念與思嘆。曲中融合吸取了昆區(qū)、蘇州民歌、絲竹等曲式和音調(diào)特色,呈現(xiàn)出精致宜人、典雅詩意的水墨風情。

《溟山》王中山編曲
《溟山》是由中國音樂學院王中山同志采用湘西地方音樂素材,運用較為前衛(wèi)的創(chuàng)作手法譜成的一首古箏作品。它描述了大山的幽遠、神秘以及四季的多彩變化。本曲在演奏技法上有新的突破,尤其是在樂曲中段左手快速彈奏技術淋漓盡致地發(fā)揮,是以往傳統(tǒng)箏曲所無法比擬的。

《幻想曲》王建民編曲
《幻想曲》是一首以西南地區(qū)民歌和富有民族特色的節(jié)奏為素材制作的古箏曲。樂曲開始是一段散板的引子,將飛歌的骨干音調(diào)以自由演奏的形式引出,這段音樂表現(xiàn)了虛幻而精靈的色彩,與樂曲的涵義相吻合。樂曲的主題是在引子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一段優(yōu)美如歌的旋律,骨干音是將飛歌的音調(diào)以現(xiàn)代的作曲技法進行處理,使聽眾既能感受到民族素材的風格,又能讓主題旋律有新色彩的出現(xiàn),不落俗套。樂曲中部還加入了一些當?shù)馗挥刑厣囊魳饭?jié)奏,制造出一種打擊樂的效果。

《西域隨想》王建民編曲
《西域隨想》是作曲家王建民根據(jù)新疆地區(qū)民間音樂的素材而創(chuàng)作的一幅異域風情畫。全曲以新疆達卜鼓華麗的鼓點做伴奏,貫穿全曲。樂曲的開頭是一段奇異詭怪的引子,一開場就將聽眾的想象插上翅膀,一直飛到那古西域群舞狂歡的景象之中。古箏的演奏頗具特色,時而打出新疆舞蹈的節(jié)奏,與達卜鼓交相輝映;時而用手拍擊面板和弦面,烘托出一幕粗獷、奔放、熱情的舞蹈場面。

整個演奏會掌聲迭起,高潮不斷,不僅讓聽眾感受到古箏的藝術特性,同時也感受源遠流長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所具備的獨特魅力,回味綿長。剛滿十二歲就能獨立挑大梁,舉辦屬于自己的演奏會,這在整個濟南市乃至山東省都是十分罕見,趙一依的成功與自己扎實基本功和天賦異稟的古箏駕馭能力分不開,更不開名師的點撥和諄諄教誨。這只還是開始。愿趙一依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古箏藝術道路,永無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