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社會 > 大眾評論
投稿

用真心換真情,用真才鑄真功

2019-10-05 01:23:05 來源:今日報道網(wǎng) 作者:李帥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基層工作兩年多,在品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時,令我產生了共鳴。青年習近平用真心換真情,贏得了群眾的真心擁護,通過學習并結合實際,我想只有做好“八心”才能鑄就全心全意服務人民的真功。

    一是為人要有進取心和上進心;無論是跨越“四大關”,還是在擔任耿飚秘書后的平坦前途,都沒有讓青年放棄最初的志向,他選擇了前往基層鍛煉,他始終相信基層更接近民情,也更能歷練人。作為年輕選調生的我們,選擇基層不是為“鍍金”,而是為了在實踐鍛煉中激發(fā)潛能、積累經(jīng)驗,增長才干、打牢成長的根基,必須像當年的青年習近平一樣進取,樹立積極上進的“三觀”,鑄就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

    二是處事秉承專心和責任心; 水利是農業(yè)的命脈,對于陜北更是如此,青年習近平不畏困難,通過多方調查后定位泉眼,調動整個基建隊全部挖井,不畏寒冷冰凍,身先士卒跳下去掏井,解決了生產生活用水難題,他肩上始終扛著責任,專心為百姓辦好事。基層一線不是風景區(qū),我們不能做“游客”干部,在基層“觀光式”學習,我們必須踏實履職,把大事做圓滿,把小事做精致,把難事做穩(wěn)妥。 
    三是對待群眾付出真心和公仆心;在農村7年,青年習近平時刻為老百姓辦實事,把解決糧食問題始終擺在頭等大事。青春是美好的,也是短暫的,作為青年干部的我們只有把青春植根在祖國大地,始終牢記自己從群眾中來的身份,秉承一顆為人民服務公仆心,踏踏實實的為民做事。四是學習講究耐心和誠心;青年習書記在四川學習辦沼氣池時學習不走馬觀花而是細細致致;即便身處困頓也沒有失去對知識的渴求,時刻把書籍放在床榻邊。這教會我們學習要講究耐心和誠心,踏踏實實的學。在這信息更迭飛速的新時代,不僅需要學習新理論、掌握新技能,更需要到群眾中去,沉下基層去鍛煉,下苦功,貼近群眾。
 
責任編輯: 王寧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今日報道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今日報道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良信息舉報信箱 網(wǎng)上投稿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lián)系我們
今日報道網(wǎng)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魯ICP備16043527號-1

魯公網(wǎng)安備 370104020006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