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人物 > 我們身邊
投稿

一名“保送生”的奮斗史!請看對某旅優(yōu)秀士兵保送入學狀況的調查

2019-07-12 09:30:51 來源: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進入7月,2019年大學畢業(yè)生士兵提干和優(yōu)秀士兵保送入學工作全面展開,共和國軍官隊伍將補充新的血液。其中,優(yōu)秀士兵保送入學是軍隊基層干部的重要來源渠道,是當前部隊吸收保留高素質人才的一種方式。士兵保送入學的硬性條件非常嚴格,每年能夠達到保送入學要求的士兵鳳毛麟角。

據第76集團軍人力資源部門統(tǒng)計,這個集團軍去年優(yōu)秀士兵保送入學名額有28個,但最終符合條件的人卻僅有26名。從普通戰(zhàn)士跨入干部行列,需要具備什么樣的條件?保送落選又該何去何從?請看來自這個集團軍某旅的調查。

一名“保送生”的奮斗史!請看對某旅優(yōu)秀士兵保送入學狀況的調查

第 76 集團軍某旅上等兵、二等功臣王宏耀翻越繩網障礙。 楊曉棟攝

他覺得自己生來就是部隊的人

夢想,近了。

難掩內心的激動,上等兵王宏耀和父親一同走上領獎臺。在第76集團軍某旅年度表彰大會暨頒獎典禮現場,王宏耀家鄉(xiāng)的領導專程趕來,為他戴上二等功獎章。

這枚沉甸甸的獎章,承載著王宏耀的榮耀與夢想。“有了這個二等功,就可以爭取保送了!”他興奮地告訴記者,自己從未感覺離夢想那么近。

王宏耀很想在部隊長干。對于這個在農村長大的孩子而言,從士兵變成軍官,意味著命運的改變。

士兵榮立二等功,可以選擇退役轉業(yè),也可以爭取優(yōu)秀士兵保送入學。

在很多戰(zhàn)友眼里,已經24歲的王宏耀選擇退役轉業(yè)更“明智”,因為他年齡偏大,即便上完軍;氐讲筷,發(fā)展空間也不大。

不過,王宏耀最初的愿望從未動搖過。他覺得自己生來就是部隊的人——滑降訓練,班長做一遍,他跟著做一遍就能達標;隊列訓練,有人偷懶,他看到會忍不住多說一句;攀登訓練,有人半天學不會,他會急得直跺腳。

同班的戰(zhàn)友總說王宏耀是“戴著義務兵的銜,操著連長的心”。

在優(yōu)秀士兵保送入學的條件中,有一條硬杠杠是“擔任班長1年以上”。

剛剛接到班長命令的王宏耀激動地說,“明年我就可以申請優(yōu)秀士兵保送入學名額了!”截至目前,他已經滿足保送入學的所有條件。

王宏耀的故事,也是大多數“保送生”的故事。他們有一個共同的信念,就是“追夢路上風雨無阻”。

看到王宏耀,六連副連長趙世朋想起10年前的自己。

那時,趙世朋還是個“什么都不懂”的新兵,但他就是羨慕軍官,一心想“提干”。

戰(zhàn)友們經常見到這個新兵追著班長問:“班長,怎樣才能‘提干’?”

“你連軍銜都沒有,還想‘提干’?”班長笑著回了一句。

自此以后,“趙排長”這個綽號就流傳開了。

“想‘提干’有什么不對?都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因為總是被戰(zhàn)友調侃,“趙排長”也有些委屈。

當通過異常艱苦的努力取得保送入學資格,真的成為“趙排長”后,趙世朋忍不住要感激當初那個有點“傻”也特別“倔”的自己。

保送入學,是一條充滿挑戰(zhàn)的艱難之路,也是一場異常殘酷的淘汰賽。

“前些年,旅里每年優(yōu)秀士兵保送入學的名額僅有1到2個。這兩年名額有所增加,但也只有3到5個。”旅政治工作部人力資源科科長李勝現解釋道。

去年,旅里就有11名士兵榮立二等功。隨著每年立功的人數增多,申請保送入學的士兵越來越多,競爭變得越發(fā)激烈。

已是中尉的馬新慶,;叵肫鹱约“提干”前一年的經歷。那次,他不慎從“跨越天塹”的鋼絲上摔下來,造成腳踝粉碎性骨折。

“難道自己真的廢了?夢想到此為止了?”躺在病床上的馬新慶曾質疑過自己。最終他頂著壓力,以全優(yōu)成績完成所有考核,成功取得保送資格。

“成功總是青睞奮斗者。”縱觀該旅近年來優(yōu)秀士兵保送入學情況,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能夠堅守初心的士兵才能把夢想變成現實。

一張來之不易的“入場券”

副連長趙新航是通過“優(yōu)秀士兵保送入學”渠道成長起來的干部。3年前,還是中士的他以1個二等功和1個三等功獲得保送入學資格,肩上的“槍”變成“星”,成為一名“保送生”。

《關于改革從優(yōu)秀士兵中選拔培養(yǎng)基層干部辦法的通知》明確了優(yōu)秀士兵保送入學的相關條件——至少獲1次二等功以上或2次三等功以上獎勵。

對很多想“提干”的士兵而言,這個條件是最“硬”的一道杠。

想要“提干”,別無他途,唯有靠奮斗“殺出重圍”。

趙新航的保送入學歷程就是一部奮斗史。當兵第2年,趙新航就出名了——他出人意料地奪得尖子兵比武第一名。

這是一個幾乎涉及全旅所有課目的軍事大比武,從攀登、障礙、武裝越野到戰(zhàn)斗射擊、極限體能,涉及課目多、難度大。在旅史上,還沒有哪個義務兵闖進這個比武前5名。

隨后,趙新航參加了原軍區(qū)創(chuàng)破紀錄比武競賽。由于臨場發(fā)揮失誤,他僅獲得第3名。對于原本信心滿滿的趙新航來說,這一打擊是巨大的——他甚至萌發(fā)了“再混兩年就回家”的想法。

轉變出現在之后的一次比武中。不再參賽的他作為保障人員,負責比武場地的維護。結果一到比武場,趙新航發(fā)現,前來參賽的大部分人都是昔日的對手,不少人還曾是自己的“手下敗將”。

“就這樣放棄嗎?”趙新航心有不甘,他暗下決心,下次一定重回比武場,再次證明自己。當年,全軍特種兵比武開賽,他重整旗鼓,斬獲一枚金牌、兩枚銅牌,榮立二等功。至此,趙新航達到了“優(yōu)秀士兵保送入學”的全部條件。

一名“保送生”的奮斗史,就是靠過硬素質贏得這張“入場券”的過程。比武場、演訓場是他們證明自己能力的最好舞臺。

去年通過優(yōu)秀士兵保送入學“提干”的李鵬飛,參加過旅里的尖兵比武,也參加過“金鷹-2014”國際特種兵狙擊手比武,還在“團隊精神”國際比武中奪得金牌。最終,李鵬飛榮獲1個二等功和1個三等功,提干成功。“有過成功的喜悅,也曾在放棄的邊緣掙扎。不過,我還是堅持下來了。”他感慨道。

這些來之不易的獎章,代表著“保送生”們過去的輝煌和榮譽,也激勵著他們不斷發(fā)起下一個沖鋒。

誰能成為那個“幸運兒”

“26歲是個坎兒。”上士劉發(fā)從入伍時就聽老班長們這樣說。

優(yōu)秀士兵保送入學的最高年齡是25歲,如果獲得二等功則可以延長1年。

如今31歲的士官劉發(fā),回想起5年前的那一幕,還感覺仿佛就在昨天。

那一年,劉發(fā)錯過了最后一次優(yōu)秀士兵保送入學的機會,從此徹底與軍官無緣。

“凡是有不符合保送入學條件的,均不予推薦。”該旅政治工作部人力資源科工作人員解釋,每年旅里會組織優(yōu)秀士兵保送入學人員摸底,而后對保送入學對象的資格進行審查篩選。

人員摸底通常從每年3月開始,由基層連隊推薦人選,而后逐級將具備保送入學條件的人員上報至旅人力資源科。據了解,去年這個旅所屬各單位共推薦上報10人。人力資源科進行檔案審查時,刷掉了年齡、學歷、骨干任職等情況不符合要求的5名士兵。

除了嚴格的檔案審查,還有嚴格的體格檢查。去年6月,該旅有5名士兵參加集團軍統(tǒng)一組織的士兵保送入學體格檢查,其中2人,體檢結果為“不合格”。根據《軍隊院校招收學員體格檢查標準》相關規(guī)定,這兩人被淘汰。

“士兵保送入學,要經歷‘浪里淘金’式的洗禮。”旅領導補充說:“政治審查不合格、軍事訓練科目考核不及格、心理素質測試不合格并經醫(yī)療機構確認的,都不得列為士兵提干或保送入學對象。”

是不是通過了所有考核審查,就可以推薦上報呢?當然不是。還要看上級分配的名額。當符合條件的人數超過推薦上報的名額時,需要旅黨委共同研究決定。

“一方面,可以向上級申請增加優(yōu)秀士兵保送入學的名額;另一方面,在考核審查通過的同等條件下,旅黨委會根據軍事訓練、平時表現、參與大項任務的情況進行綜合考量。”旅領導告訴筆者,榮立二等功以上獎勵表彰或參加過全軍、國際大項比武競賽活動并獲得前3名的士兵,可以優(yōu)先推薦。同時,在傘降、爆破等關鍵專業(yè)領域工作實績突出的士兵也可以優(yōu)先推薦。

對此,正在陸軍特種作戰(zhàn)學院學習的林治世深有體會。去年,他第二次榮立三等功,滿足了“優(yōu)秀士兵保送入學”的標準。當時,這個旅的推薦名額僅有3人。在層層選拔后,林治世成為其中一個“幸運兒”。

“提干”并不是唯一的出路

劉刊哭了。

站在退伍老兵代表的發(fā)言臺上,當著全旅上千名官兵的面,他哭了。

眼淚夾雜著不甘、委屈、舍不得,重重地砸在他手里的發(fā)言稿上。

“這應該是最后一次在部隊發(fā)言了。”發(fā)言逐漸接近尾聲,那雙有力的手竟有些顫抖。

假如保送成功,劉刊就不會做出這個痛苦的決定。對他而言,“提干”是一個長達5年的奮斗計劃。

2013年,劉刊高中畢業(yè)參軍入伍。臨行前,他戴著大紅花在父母面前立下誓言——在部隊好好干,一定要改變命運。

來到部隊,劉刊才明白,自己學歷不占優(yōu)勢,如果訓練再不突出,夢想就脆弱得如同泡沫。

一開始,劉刊就很瘋狂,如同《士兵突擊》里的許三多。在最熱的季節(jié),也能看到他全副武裝,身上、腿上綁滿沙袋,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來回奔跑。即使腳底打了泡、肩膀磨出血、雙腿酸得發(fā)抖,他依然堅持。

僅用了2年時間,劉刊就入了黨,打破了師里攀登課目的訓練紀錄,榮立了個人三等功。作為優(yōu)秀士兵保送入學的夢想在他腦海里野蠻生長……

“只要再立1次三等功,就可以達到條件。”目標就在前方。沒有猶豫,劉刊向連隊遞交了留隊申請書。

2017年,他報名參加集團軍特種偵察骨干比武,一舉奪得兩個偵察課目的冠軍,再次榮立個人三等功。

但最終,由于名額受限、競爭激烈,劉刊落選了。這次落選意味著年滿25歲的他,幾乎沒有機會跨入軍官的行列。

3個月后的退伍季,劉刊決定離開,無論“誰勸都不好使”。

走?就這么走了?

哭著走下發(fā)言臺的劉刊,有點懷疑自己當初的決定。

那晚,旅參謀長雷仕國來了。在劉刊心里,平易近人的雷參謀長一直像個大哥一樣。

“改變命運的方式有很多,保送并不是唯一的出路。”雷參謀長勸他好好想一想,“就要選改士官了,留下來吧。”

那晚過后,不知是部隊的溫暖,還是領導的真誠,抑或是自己的不甘,總之,退役名單上少了一個人。

年底,陸軍“精武-2018”比武展開,擔任參賽班小組長的中士劉刊走上了比武賽場,與來自全陸軍的243支隊伍展開了激烈角逐。最終,劉刊所在組取得全軍第13名的好成績。

命運似乎又為他打開了另一扇窗。劉刊被旅里評為“軍事訓練標兵”,又被評為感動旅隊“十大人物”,接著又榮立了個人二等功。

燈光匯聚,覺醒仿佛就在一瞬間。對劉刊來說,成功被賦予了新的定義。

“現在回想起來,自己當初還是不夠成熟,面對挫折,甚至有點軟弱。”劉刊羞澀地說。

“提干”落選,何嘗不是一次換羽新生。指揮保障連上士張康回憶起自己當兵第5年時的場景——24歲的他距離優(yōu)秀士兵報送入學還差1個三等功,為了提干,張康選擇留下繼續(xù)服役。

然而,一年時間轉瞬即逝,張康并沒能獲得第2個三等功。提干的失利讓張康難以接受,可當他看到身邊的一些士官不斷在部隊建功立業(yè)時,他明白,“提干”并不是唯一的出路。

其實,當張康踏入軍營的那一刻,命運就在發(fā)生改變。而此時此刻,他需要做的,就是一如既往地走下去……

“努力做大師傅,帶出好徒弟”

去年兩會期間,習主席在出席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勉勵在座的士官代表說,努力做大師傅,帶出好徒弟。

作為目前陸軍唯一的高級狙擊技師,三級軍士長陳明當兵18年,為部隊培養(yǎng)了2000多名狙擊手。

陳明也經歷過“提干”落選。25歲前,他不夠“提干”的標準;等夠標準時,他又超了年齡。

不過,對于成功,陳明有自己的獨特理解——無論軍官還是士兵,把專業(yè)做到極致即是成功。

“因為熱愛。”陳明一直堅守著他的崗位,“在這里,我能享受到突破自我的那種喜悅。”

一名旅領導談到,對于那些“提干”失利的士官,旅里總是會格外關注他們的成長進步。

“提干”失利后,時為下士的符興澤通過自己的努力,成長為旅里維修坦克的技術大拿。

幾年前一場對抗演習,“紅”“藍”雙方斗智斗勇進入白熱化。突然,“紅方”兩臺主戰(zhàn)坦克負重輪被敵方火箭炮炸損。緊急關頭,隨戰(zhàn)車出征的符興澤站出來說:“讓我來試試!”

他和戰(zhàn)友快速搬出一個類似千斤頂的裝置,幾十秒后,這個裝置輕而易舉地頂起了負重輪。4分鐘后,兩臺坦克重新啟動。像這樣的革新器材,符興澤曾先后研制出一百多個。

如今,已經是一級軍士長的符興澤依舊不知疲倦地堅守在一線,不斷攀登著自己軍旅人生的一個又一個高峰。

像劉刊、陳明、符興澤一樣,那些經歷“提干”失利卻依舊鉚在崗位上的士兵還有很多。

裝步三連上士楊海紅,3年前曾錯失保送入學機會。此后,他沒有氣餒,反而訓練得更加刻苦。近年來,他多次在上級比武競賽中摘金奪銀,表現突出。

前不久,楊海紅參加上級組織的崗位練兵比武,一舉奪得三項第一。慶功會上,不少戰(zhàn)友向他祝賀,他卻說:“士官‘官’小作用不小。自己一定努力做排頭兵,帶出好徒弟。”

責任編輯: 任志強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今日報道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今日報道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良信息舉報信箱 網上投稿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lián)系我們
今日報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魯ICP備16043527號-1

魯公網安備 370104020006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