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經濟 > 財經快訊
投稿

中國企業(yè)家集體發(fā)聲:美國遏制不了“中國制造”

2018-04-12 14:34:58 來源:中新網 作者: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本月初,美國提出的約500億美元輸美中國產品的增稅清單中涉及不少“中國制造2025”產品,遏制中國制造業(yè)發(fā)展意圖明顯。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期間,多位中國企業(yè)界代表指出,遏制之舉無法阻擋“中國制造2025”出海的道路。

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的多位企業(yè)家代表指出,無論抵制與否,內功過硬、質優(yōu)價優(yōu)的“中國制造”難以被市場拒絕。

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表示,當前中國的電視工業(yè)已十分成熟,走在世界前端,在美國的電視市場上,70%左右的電視產品進口自中國,TCL在美國電視市場的份額已提升到第三位,且使用自己的品牌,“我們靠的并不是低價競爭,產品技術提升、產品質量提高是支撐電視產業(yè)競爭力最重要的基礎”。

被問及是否擔心中美貿易摩擦會對輸美電視帶來影響時,李東生表示并不擔心,“美國很難找到能替代中國電視的進口國,而且一旦對占領市場70%份額的中國電視加征關稅,直接受影響的就是美國的消費者。”

此外,李東生表示,當前中國的工業(yè)制造企業(yè)已在全球布局,如果美國對中國輸美的電視加征高關稅,家電企業(yè)可以選擇轉移到布局在其他國家的工廠進行生產。

“在此次中美貿易摩擦之前,美國增加了對外國光伏產品‘雙反’的201條款,即便在這一極具殺傷力的條款之下,我們仍然簽下了光伏史上最大的訂單。”作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組件制造商,晶科能源副總裁錢晶表示,不論是否有貿易壁壘,市場最終還是會選擇更具有競爭力的產品。

錢晶表示,光伏是比較擁有中國自主產權的產業(yè),不論是研發(fā)技術、制造技術還是成本控制能力,中國都已經占據全球最前沿。“未來應對氣候變化,化石能源轉向新能源是必然趨勢,各國之所以頻頻對中國光伏‘雙反’,是因為擔心新能源這一最先進技術掌握在中國人手中。”

作為一家人工智能公司,科大訊飛的出海之路才剛剛開始,去年這家企業(yè)在美國硅谷設立了研究所。對于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會否影響企業(yè)在美國的發(fā)展,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杜蘭表示,在人工智能這個新技術領域,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都進入了一個“無人區(qū)”,中國擁有海量的大數據,在應用領域上比較領先,美國在技術資源上有比較優(yōu)勢,“大家各有優(yōu)勢,需要相互合作才能產生最強的人工智能技術。”

面對貿易摩擦,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表示,企業(yè)應該做好應對各種復雜國際環(huán)境的準備,但最重要的還是“苦煉內功”、增強市場競爭力;此外,還要拓展外需,“一帶一路”沿線是一個重要的方向。

錢晶表示,此次中美貿易摩擦提醒了企業(yè),“一定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企業(yè)布局全球市場要均勻,不能過度依賴單一市場。而對制造業(yè)企業(yè)來說,考驗全球化能力還要看本地化能力,需要在當地構建供應鏈系統(tǒng)、制造工廠等下沉渠道,這樣當貿易摩擦發(fā)生時,就可以將傷害降到最低。

對于海外市場的拓展,杜蘭認為,在“一帶一路”沿線發(fā)展人工智能產業(yè)“大有可為”,“‘一帶一路’建設正在加速,隨著我們的小語種翻譯器的研發(fā)越來越成熟,相信很快會拓展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市場中去。”

李東生還建議,除了提升技術水平,還應著力推行品牌戰(zhàn)略,品牌越強,國際市場就越認可。

“中國提出要進一步對外開放,還要在今年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據我所知,這是世界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博覽會,這說明中國制造業(yè)有很大的底氣。”李東生表示,中國提出要進一步擴大開放的舉措同樣證明了“中國制造2025”的自信心。(完)

 

責任編輯: 王寧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今日報道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今日報道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良信息舉報信箱 網上投稿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系我們
今日報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魯ICP備16043527號-1

魯公網安備 37010402000660號